克雷白氏肺炎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屬於革蘭氏陰性腸內菌科(Enterobacteraceae)是一種伺機性感染的病原細菌,平時少量存在於健康人體的呼吸道或腸道中,對免疫力下降的病人會造成嚴重感染,可引起肺炎、敗血症 、腦膜炎、肝膿瘍、眼內炎、泌尿系統發炎,或是傷口感染等,若治療不當則死亡率極高 (2, 3, 10, 18)。 在台灣地區,造成化膿性肝膿瘍的菌株中,以Klebsiella pneumoniae最為常見,其分離率由早期的30% (1977年)躍升至80%(1996年)。 在糖尿病患者合併肝膿瘍的致病菌珠分析中發現,Klebsiella pneumoniae佔所有分離菌株的97%,而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與其他的腸內菌分別只佔2%與1%,這個現象與西方國家的肝膿瘍致病菌株以大腸桿菌,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p.)和厭氧菌為主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近年來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在台灣地區表現的獨特感染行為逐漸引起廣泛注意。
Klebsiella pneumoniae是院內感染常見的菌種之一,且多數的分離株都為多重抗藥性的菌種,在治療上造成極大的困擾,值得注意的是已有10% - 20%的院內感染菌株產生廣效性頭孢子黴素水解酵素(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s; ESBLs)(1, 4, 9, 11, 17),嚴重的抗藥性讓Klebsiella pneumoniae成為醫療感控問題中的燙手山芋。 如何預防Klebsiella pneumoniae感染,早期診斷以及有效治療受到抗藥菌株感染的病患實是當務之急。 然而,發展有效可行的抗菌策略實需仰賴我們對該菌致病機轉的深入瞭解。
根據文獻報告,已知的Klebsiella pneumoniae 致病相關毒力因子包括:(1)細菌表面抗原:如莢膜多醣體(capsular polysaccharides),莢膜可使細菌具有抗吞噬(anti-phagocytosis)、抗血清殺菌(即補體系統)的能力;此外脂多醣體(lipopolysaccharides)除具有類似莢膜的作用外亦會引發宿主產生敗血性休克的免疫反應 (12, 13, 15)。 (2)黏附因子:細菌常藉由表面黏附蛋白與宿主細胞受器的作用來達到附著的目的,如第一型與第三型的線毛(type I and type III fimbriae) (16)以及非線毛型的黏附蛋白CF29K 與KPF28 (6-8)。 (3)細菌競爭宿主體內鐵質來源的能力:即奪取鐵的系統(iron acquisition system),主要為siderophores,此類物質對鐵離子具有極高的親和力,在Klebsiella pneumoniae 中可以分成enterochelin 以及aerobactin兩種 (5, 14)。 除此之外,我們對於Klebsiella pneumoniae 的致病機轉仍不清楚。
克雷白氏菌落的黏性因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