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謝症候群之台灣長期輪班職業駕駛呈現較高的脈波傳導速率

 

王贈惟1、許立潔1、洪欣蕙1、黎友苓1、董冠言1

陳俊傑2, 3、葉志嶸1、翁瑞宏1

 

1中山醫學大學健康管理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

3.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摘要

  職業駕駛已經被報告具有心血管疾病增加之危險,但是其增加危險的確實成因尚未被充分瞭解。職業駕駛經常需要輪班工作,此外,代謝症候群為多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聚集之現象。因此,我們的研究是嘗試瞭解輪班工作以及代謝症候群是否會影響職業駕駛之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危險。總計,165名男性職業駕駛被納入本研究中;問卷被執行以獲取人口學特徵以及生活型態與職業史。每位參與者的身體測量值與生化指標皆被紀錄,同時,使用非侵入性動脈硬化篩檢儀執行脈波傳導速率 (pulse-wave velocity [PWV]) 之測量。結果顯示具代謝症候群之駕駛相較於未具代謝症候群的駕駛,呈現顯著較高的baPWV (1539 vs. 1396 cm/s; P < 0.001);從事輪班並且駕駛年數大於等於10年者相較於從事正常班與輪班且駕駛年數小於10年者,具有顯著較高的baPWV (1550 vs. 1434, 1421 cm/s; P = 0.013)。多變項迴歸模式顯示年齡 (P < 0.001)、攝取水果 (P = 0.009)、血壓 (P < 0.001)、以及代謝症候群 (P = 0.049) baPWV的增加具有統計明顯之相關;而輪班工作大於等於10年之駕駛相較於正常班之駕駛也具有增加的baPWV (P = 0.084)。進一步地調整干擾因子效應後,以正常班並且未具有代謝症候群之駕駛作為參考組,未具有代謝症候群且輪班小於10年者其baPWV增加24 cm/s;未具有代謝症候群且輪班大於等於10年者的baPWV則增加87 cm/s。在具有代謝症候群之駕駛中,正常班、輪班小於10年與輪班大於等於10年者相較於參考組,其baPWV分別是增加73 cm/s (P = 0.219)99 cm/s (P = 0.054) 以及128 cm/s (P = 0.073)。因此,我們的結果顯示代謝症候群可能增加輪班工作之職業駕駛的動脈硬化危險。 

 

關鍵詞:職業駕駛、輪班工作、代謝症候群、脈波傳導速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