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暨研究所 郭崇義老師 環境與健康實驗室 |
1. 郭崇義、許豪麟、曾俊賢、魏千岱、陳俊宇、陳世偉、陳士傑、蘇振昇、黃薇儒 (2014) 桃園地區移動性汙染源排放之研究。國際氣膠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2014年9月26-27日。
2. Ming-Tung Chuang, Se-Jen Chen, Zhen-Sen Su, Wei-Ju Huang, Chung-Te Lee, Jia-Lin Wang, Shih-Yu Chang, Chung-Yih Kuo, Hsin-Chin Lai, Wei-Chen Chen, Yu-Lai, Lin, 2014.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nalysis technique to probe into O3 and PM2.5 in Taoyuancounty. 國際氣膠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2014年9月26-27日。
3. Yu-Chieh CHEN, Shih-Yu CHANG, Chung-Hao CHENG, Chung-Yih KUO, Chun-Hung CHOU, Chia-Hsing YANG, Chun-ChiehHUANG, 2014. Impacts of Secondary Pollutant Increases on Visibility Degradation inTaichung, Taiwan. AOGS 2014. Sapporo, Japan. July 31, 2014.
4. Shih-Yu CHANG, Yu-Chieh CHEN, Chung-Hao CHENG, Chung-Yih KUO, Chun-Hung CHOU, Chun-Chieh HUANG, 2014.Pollutant Effects on the Ambient Visibility Between the Transport andStagnant Weather Conditions During the Dry Period in Taichung. AOGS 2014. Sapporo, Japan. July 31, 2014.
5. 徐瑋廷 、 黃婷翊 、 溫敬峰 、魏千岱、郭崇義 (2013) 比較市區及郊區道路其室內與室外塵土中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之組成特徵。第 20 屆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 暨 2013 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與管制策略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13年09月28日。
6. Po-Hsiang Chang*, Jiin-Shuh Jean , Wei-Teh Jiang , Zhaohui Li , Chung-Yih Kuo, 2013. Sorption and Intercalation of Tetracycline on Montmorillonite. 2nd Annu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Geology Association - Taiwan charpter. Tainan, 14, May, 2013.
7. 魏千岱 、 簡伯珊 、 溫敬峰 、郭崇義 (2012) 移動源排放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對室內空氣品質之影響。2012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聯合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摘要p.118。台中·中山醫學大學。2012年10月07日。
8. Chen, Y.C., Chang, S.Y., Kuo, C.Y., Chou, C.H., Huang, C.C., Cheng, C.H., 2012.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pollutant sources in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in Central Taiwan. Aerosol and Atmospheric Optics: Visibility and Air Pollution. Whitefish, MT. 24-28 September 2012.
9. Chen, Y.C., Huang, C.C., Cheng, C.H., Chang, H.H., Chu,C.M., Chu, Y.C., Kuo, C.Y., Chang, S.Y., Lin, C.Y., Shang, W.L., Chang, C.Y. 2011. The Time Variations of PM2.5 Soluble Ions and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Central Taiwan.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2011 Symposium of PM2.5 Regulated Standard and Control Strategy. Tainan. 12-14 October 2011.
10. 陳瑀婕、鄭忠豪、張筱涵、林佑勳、郭崇義、陳韡鼐、張士昱、張之怡 (2011) 台中地區現址氣膠酸度的季節與每日逐時特性。第八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暨第三屆空氣污染技術研討會。陕西,西安。2011年8月13-16日。
11. 陳瑀婕、羅婉玲、夏若宇、黃俊傑、郭崇義、林傳堯、張士昱、商文麟、溫志雄、張之怡 (2011) 不同氣象環境下氣膠組成對於大氣能見度的影響。第八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暨第三屆空氣污染技術研討會。陕西·西安。2011年8月13-16日。
12. 郭崇義、楊浩然、沈盈嬛、吳勇勳、林奕成、賴典政 (2011) 台灣河川揚塵對空品及人體健康之影響。第八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
13. 簡伯珊、魏千岱、郭婉菁、郭崇義 (2011) 比較柴油車道及汽油車道排放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對路旁居家環境之影響。第八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
14. 吳昀睿、張士昱、郭崇義、陳瑀婕、陳立歆 (2010) 藉由逐時量測技術探討台中港區與都會區光化事件中二次衍生性無機氣膠特性。第七屆海峽兩岸氣膠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空氣污染技術研討會。台北,台灣。2010年11月22~23日。
15. 吳昀叡、郭崇義、商文麟、方國權、陳瑀婕、張士昱 (2009) 利用特徵離子的逐時量測判別中部地區春季空氣污染特性。台灣氣膠研究學會暨第十六屆國際氣膠科學研討會。台中,台灣。2009年9月。
16. 劉宛慈、康喻涵、林品妤、趙培君、王靖雅、郭崇義 (2009) 運砂石車對室內塵土金屬元素之影響。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二十一屆(2009)年會暨各專門學術研討會。
17. 林延叡、商文麟、林傳堯、郭崇義 (2009) 中部地區四種PM10事件發生率之評估。第16屆氣膠年會暨2009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
18. 鄭芳青、商文麟、陳姿文、曾靖尹、吳忠訓、朱祐陞、路景全、郭崇義 (2009) 滯留型天氣其懸浮微粒之特性。第16屆氣膠年會暨2009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
19. 蔡博全、林延叡、孫筱婷、吳映萱、蔡雨修、謝佳諭、郭崇義 (2008) 比較河川施作前後揚塵效應對氣膠之影響。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
20. Kuo Chung-Yih; Wong Ruey-Hong; Lin Jia-Y; Lai Ji-Ching; Lee Huei. (2007) Accumulation of Chromium and Nickel Metals in Lung Tumors from Lung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 2007年環境分析化學研討會。
21. 郭崇義、陳柏佐、林玉崎、石宜鑫、陳玫君 (2005) 利用複迴歸分析探討影響中部地區PM10事件日發生之重要因素。2005年氣膠年會暨第十二屆氣膠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2. 柯思怡、蔣萬福、吳佳玟、張育瑋、郭崇義 (2004) 中部地區懸浮微粒組成差異之比較。2004年暨第十一屆氣膠研討會。
23. 吳佳玟、蔣萬福、柯思怡、張育瑋、郭崇義 (2004) 比較2004年中部地區沙塵暴雨一般污染事件期間陰陽離子的差異。2004年第 十一屆氣膠研討會。
24. 許銘麟、王尊彥、郭崇義、張璧伊、吳宗勳、黃帥、林建佑、翁瑞宏 (2004) 學童的金屬暴露對於氧化DNA 傷害增加的貢獻。2004年工業衛生研討會會論文摘要集。
25. 蔡佳芳、郭崇義、林建佑、廖哲鋒、翁瑞宏 (2003) 健康的老化及年輕大鼠在有無內毒素刺激後,大氣微粒於氣管內灌洗之短期肺部發炎反應。2003年工業衛生研討會會論文摘要集。
26. 吳怡芝、郭倍甄、許威毅、郭崇義 (2003) 大甲、後裡、太平三地區粗細懸浮微粒組成份變化之探討。2003年第十屆氣膠研討會。
27. 陳怡如、戴巧雯、張時獻、郭崇義、王凱淞 (2002) 以平板稀釋數菌法評估不同pH值時及鎘離子對phenanthrene菌抑制。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七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8. 林霧霆、吳青芳、林春輝、蘇育俊、張時獻、郭崇義 (2002) 以螯合劑及介面活性劑淋洗受重金屬及PAHs污染土壤之研究。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七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9. 倪雅雯、徐毓澤、陳重羽、王懿德、張時獻、宋德高、郭崇義、張昭君 (2002) 土壤污染物極性分佈與生物毒性之關係。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七屆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30. 莊永松、蔡清讚、郭崇義 (2002) 柴油車惰轉狀態下粒徑濃度分佈與排放含碳污染物質粒像相關性之研究。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九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31. 郭崇義、洪伶慈、簡伯珊 (2001) 中部近海地區PM10懸浮微粒之化學組成。第九屆中華民國氣膠科技研討會論文集,PP.74-78。
32. 郭崇義、張文華、張舒婷 (2001) 台中市89年中秋節假期前後大氣中重金屬濃度之變化。第九屆中華民國氣膠科技研討會論文集,PP.96-100。
33. 郭崇義、張哲誠、廖勇柏 (2001) 癌症死亡率與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及鹵乙酸之關係探討。第十八屆自來水研究發表會報告集,PP.205-220。
34. 張時獻、郭崇義、顧復中、曾偉榮 (2001) 文心南路交通對中山醫學院大慶校區污染物暴露濃度推估。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及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35. 張時獻、郭崇義、曾俊傑、王志偉、劉淑惠、趙婉愉 (2001) 重金屬對泥漿法處理土壤中多環芳香烴之影響。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及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36. 鄭曼婷、黃俊彥、郭崇義、王竹方 (2001) 重油鍋爐煙道排放之PM2.5及PM10微粒的成份組成分析。第九屆中華民國氣膠科技研討會論文集,PP.55-58。
37. 鄭曼婷、林煜棋、邱嘉斌、王竹方、郭崇義 (2000) 2000年大陸沙塵暴過境中部大氣懸浮微粒之化學成分分析。第十七屆空氣汙 染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38. 鄭曼婷、王景良、黃俊彥、王竹方、郭崇義 (2000) 逸散性粉塵的元素組成分析。第十七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